导师姓名:高锐
导师简介:
正高级工程师,工学博士,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,林业产业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,福建林业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主任,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兼任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木工机床与刀具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、福建省竹产业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、中国竹产业协会竹产业装备分会副秘书长、福建省林产品行业协会监事长、福建林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。
长期从事竹木智能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、南方丘陵山地智能自动化营林技术与装备、智能自动化工厂化精细育苗技术与装备等研发和推广工作。研发国际领先新产品1项,取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项、国内领先水平成果2项,获得梁希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发明专利3件,实用新型专利18件;主持编制林业行业标准1项,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、林业行业标准5项,发表论文26篇。
1. 研究方向与领域:
竹木智能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、南方丘陵山地智能自动化营林技术与装备、智能自动化工厂化精细育苗技术与装备等研发
2. 在研科研项目:
[1]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“揭榜挂帅”项目:竹集成材连续化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(2024HZ026011),880万元,技术负责人;
[2]南平市科技重大专项“揭榜挂帅”项目:竹集成材连续智能化加工装备系统研究与开发(HNP2023NZD01010002),180万元,技术负责人;
[3]福建省林业科技攻关“揭榜挂帅”项目:竹制品智能自动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(2022FKJ01),100万元,副主持人;
[4]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:木竹加工智能自动化AGV调度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(2022R101 0005),25万元,主持人;
[5]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:自动化竹条精刨上料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(2025FKJ37),10万元,主持人;
3. 代表性论文:
[1]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otion Analysis Model and Trajectory Planning of GLT Palletizing Robot[J].Buildings,2023,13(4),966.(第一作者)
[2]结构用集成材自动上下料装置真空吸附系统设计与试验[J]. 林业工程学报,2021,6(2):126-132. (第一作者)
[3]木结构集成材自动上下料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[J]. 世界林业研究,2023,36(1):85-89. (第一作者)
[4]木结构用集成材自动上下料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[J].木材科学与技术. (第一作者)
[5]工业机器人在竹加工领域中的应用[J]. 世界竹藤通讯,2024,22(4):119-123. (通讯作者)
[6]架式SGLT自动上下料码垛装置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[J].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,2023,51(7):36-43. (第一作者)
[7]陵山地林业轨道运输机研究应用进展[J].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,2019,47(12):9-12. (第一作者)
[8]构用集成材柔性钻孔控制系统的研制[J]. 木材加工机械,2019,30(4):19-21. (第一作者)
[9]建省国有林场营林装备现状与需求[J]. 林业和草原机械,2020,1(5):25-29. (第一作者)
[10]采伐机负载敏感液压回路仿真研究[J].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,2018,5. (第一作者)
4.代表性专利:
[1]全自动育苗容器成型及基质装填设备与生产工艺:CN201711162998.5[P]. 2022-07-12. (发明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2]自动化无纺布容器育苗营养袋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:CN201711164154.4[P]. 2022-09-16. (发明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3]一种木、竹制品自动上下料码垛设备:CN202323261010.4[P]. 2024-07-30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4]木、竹制品智能自动化上下料码垛控制系统软件:2024SR0111713(软件著作权,第一发明人)
[5]一种新型电动山地单轨车:CN202021215664.7[P]. 2021-04-06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6]多功能山地林业作业机清杂部件:CN201820341245.4[P]. 2018-12-07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7]多功能山地林业作业机:CN201820341258.1[P]. 2019-02-26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8]苗基质袋下料及装盘机构:CN201721561335.6[P]. 2018-07-06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9]排自动化育苗容器生产线:CN201721557418.8[P]. 2018-10-12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[10]自动育苗容器成型及基质装填设备:CN201721559843.0[P]. 2018-07-06. (实新专利,第一发明人)
5.联系方式:
(联系电话):13960856859 (电子邮箱):gaorui6859@163.com